[note] Daily Notes 2022-03-14 # 7

by - 3月 14, 2022

Daily Notes 2022-03-14 # 7

# of today's note: 7

  • 2022-03-14 00:48:19
    大逆轉!禾馨詐保案孕婦竟是業務員 持「客製化收據」盜上千萬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20313edi001/ "本案原先將涉案孕婦推估為「非自願」,將禾馨醫師設定為主謀,不過近日發現多名孕婦其實是保險經紀、保代業務員,不僅深知理賠規則,還會慫恿醫師開立客製化收據。由於孕婦在遇到胎位不正等危險狀態時,保險公司會給予理賠且無上限,因此不少保險業務員會紛紛在產前投保,術後再向禾馨要求調整剖婦產費用以詐保,甚至有人會以吵鬧及拍桌方式脅迫院方配合。"
  • 2022-03-14 14:02:03
    Re: [爆卦] 電力備載容量剩7.23% - 看板 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47235888.A.68F.html "太陽光越強 不代表光電發電量會越高 電子產品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 溫度越高效率就變低 太陽能板也有這個問題 台灣夏季的溫度較高這問題更明顯 夏天的中午發電效率我還沒看過超過60%的 但是前幾天的下午 我看到台電的電力資訊顯示部分的太陽能發電區發電效率超過80% 當然有人提出可以多少解決方法 不過成本就不知道了 可以搜尋"太陽能電板 溫度"自行了解"
  • 2022-03-14 14:41:48
    张一鸣:10年面试2000人,我发现混的好的人,全都有同一个特质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161241 "什么是“Stay hungry, Stay young”?“Stay hungry”,大家都知道,就是好奇心、求知若渴、上进心。但为什么要说“Stay young”? 我觉得年轻人有很多优点:做事不设条条框框,没有太多自我要维护,经常能打破常规,非常努力、不妥协、不圆滑世故。 10年过去了,有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这些很好的特质。我觉得这就算“Stay young”。 “Stay young”的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着自我的成长。相反,很多人毕业后提高了技能,但到一个天花板后,就不再成长了。"
  • 2022-03-14 14:43:02
    蘇貞昌和蔣萬安為跳電吵翻 最新!桃機案與台電無關 現場驚見油壓剪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20314/3PJOAOWL7VGFTGCQEUCOFEC2IA/ "桃園機場航廈停電事件調查出現進展,桃機在現場發現油壓剪,內部電纜出現被破壞痕跡,不排除有人為蓄意破壞情況,試圖用油壓剪剪斷電纜,機場公司已向航警局報案,正在現場配合航警處理。 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僅表示,桃機航廈跳電事件為內部變電站迴路出現問題,原因有待進一步查明,但與台電供電無關,台電供電都是正常的。"
  • 2022-03-14 16:46:19
    微軟、Netflix、Adobe抵制俄羅斯不給用,俄國真的放大招解鎖最大盜版網站Rutracker? | T客邦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94686 "註冊使用者更是高達1300萬,被俄羅斯封禁的RuTracker一直以來都存在,只是俄羅斯人在該國國內用不了而已,全球其他網友一直可以連上。 另外,雖然RuTracker是俄羅斯最大的盜版網站,但它在全球並不算是很熱門的資源網站,鼎盛時期流量也就勉強進入TOP10,影響力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 2022-03-14 19:23:53
    烏克蘭副總理點名華碩退出俄羅斯,沉默兩天後華碩發出重大訊息聲明 | T客邦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94840-ukraines-deputy-prime-minister-named-asus-to-withdraw-from "「華碩深度關切在烏克蘭逐漸升級的人道主義危機,我們已積極為當地受影響的同事及家人提供援助,並將持續關注情勢的進展。 華碩一直致力遵從所在各國的規範,加上供應鏈、物流、銀行交易及其他因素所形成的複合性挑戰,對俄羅斯市場的出貨已停滯。 為盡一份力量,華碩將捐助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賑濟烏克蘭專戶」新台幣3,000萬,衷心期盼和平及人道援助能即時給予每一位受影響者。」"
  • 2022-03-14 21:50:57
    等了20年,為什麼人口負成長,房價還是沒跌?錯看房市,是因為你忽略這個真相-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231246?mode=whole "房屋市場跟你想得不一樣,真正可以被買賣的房子,因為持續減少,資金追逐下,就會越來越貴,而且市中心因為開發的早,屋齡高的房子更多,造成想住市中心,卻沒甚麼適合的房子可以選擇,要不屋齡太老,要不房價太高,所以只能往外圍去。覺得未來人口減少,房子會太多,長期房價會下跌的論點,是因為把每間房子視為相同的金融商品,一戶人配一間房子,看看房子比較多還是人比較多,就決定房價的上漲和下跌。這樣的假設前提是完全忽略了銀行體系在房地產交易的重要性舊房子會持續退出交易市場,人口持續減少,適合且可以被買賣的房子,也在減少。"

You May Also Lik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