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Daily Notes 2021-07-12 # 10

by - 7月 12, 2021

Daily Notes 2021-07-12 # 10

# of today's note: 10

  • 2021-07-12 00:31:14
    Battlecry (兩步逃離地獄專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Battlecry_(%E4%B8%A4%E6%AD%A5%E9%80%83%E7%A6%BB%E5%9C%B0%E7%8B%B1%E4%B8%93%E8%BE%91)
  • 2021-07-12 00:57:55
    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我學到的事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anWrA_ZQM 阿滴
  • 2021-07-12 09:34:56
    nanaq在哪裡~?(真的最後一更!) - YouTuber板 | Dcard https://www.dcard.tw/f/youtuber/p/236458231
  • 2021-07-12 11:26:08
    "Every day is a new beginning, take a deep breath and start again."
  • 2021-07-12 11:32:27
    搶先貝佐斯! 富豪布蘭森結束太空旅行平安返回地球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600113 "經過約莫一小時的旅程,現已安全回到地球並降落。70歲的布蘭森搭乘維珍太空船團結號,與太空船上的2名駕駛、4名乘客隨一架大型運輸機從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美國太空港起飛。 這趟太空旅行在美東時間11日早上10點40分(台灣時間11日晚間10點40分)出發;團結號在半空中脫離運輸機,啟動發動機已相當於地球重力3.5倍的加速度往上升空飛行。團結號到達距離地表80公里處時,即美國航太總署(NASA)認定的地球與外太空交界處,關閉了發動機,布蘭森和船上乘客解開安全帶,體驗在太空中的失重感,畫面上可以看到布蘭森整個人頭下腳上。即距離地表約88公里處開始降落,也完成了維珍銀河創立以來的第4次太空飛行。"
  • 2021-07-12 15:03:11
    獨家》登記意願莫德納高過AZ兩倍!接種年齡層有望「進一步開放」-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07331 "統計至今日早上的意願登記數據來看,全國登記有意施打疫苗的人數約有236萬多人,不過,若是就登記疫苗種類來看,登記要施打AZ疫苗的人數僅有3萬4000多人、佔1%多,而登記有意施打AZ、莫得納的民眾有76萬8千多人、約佔32%,其中只登記施打莫德納的人數則高達156萬多人、佔比高達66%之多。 據悉,提早登記的離島地區,包括金門、馬祖、澎湖,登記有意施打莫德納疫苗的民眾,也是遠高於AZ,登記的數量來說,可說是壓倒性的多。"
  • 2021-07-12 17:18:41
    超嗨!布蘭森在太空漂浮五分鐘 說了這段超勵志的話 | 國際焦點 | 國際 |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5594906 "從布蘭森分享的影片中可見到,自機艙往外見到地球邊緣的景象。布蘭森感性地說了一段話:「獻給在下面的所有孩子,我曾是一個懷有夢想的小孩,看著星星;現在,我是個在太空船內的大人,和許多很棒的大人在一起,俯瞰我們美麗、美麗的地球。獻給下一代的夢想家。如果我們能做到,想像你也能做到。」"
  • 2021-07-12 17:20:15
    將開打復必泰疫苗 新加坡:與輝瑞僅標籤不同 | 國際 | 中央社 CNA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6230344.aspx "在加速疫苗供應之際,新加坡將接收一批「復必泰」(Comirnaty)疫苗,這些疫苗與目前接種計畫使用的Pfizer-BioNTech相同,都是BNT162b2疫苗。兩者依同樣的過程與程序生產,符合同樣的產品規格,也都是在歐洲製造、直送新加坡,「唯一的差別只在標籤」。 因此,衛生部表示,將調整Pfizer-BioNTech疫苗或「復必泰」疫苗接種者的接種紀錄,統一歸類為接種Pfizer-BioNTech/Comirnaty疫苗。"
  • 2021-07-12 19:42:14
    菩薩阿姨搭車衝信義區買待用餐 塞一疊千元鈔要店家多做善事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11/5595190 "一間信義區餐飲店家在臉書社團「信義區兩三事」分享,10日中午一名善心女士搭乘計程車到店,詢問「是否有在做善事」,確認後隨即拿出一疊千元鈔票,表示要贊助待用餐,店家謙虛表示「我們沒有接受贊助,只是做我們覺得應該做的事」,女子則回應「我知道!你們就盡量做!多做一點!」他帶著女子到附近響應待用餐的店家,想不到店家都休假,女子對他表示,她是看到新聞才知道信義區近日有待用餐活動,她特地從中山北路搭車過來,就是想盡一份心力,還哽咽的說「想到那些無法溫飽的人就難過」。最後「菩薩阿姨」硬是將鈔票塞進他的手裡,雖然有詢問她名字、電話,但她瀟灑的說「我沒有要留這個」"
  • 2021-07-12 20:33:42
    「我60歲從來不清耳朵...」台大耳科權威劉殿楨教你:若要挖耳朵,應該這樣做-良醫劃重點-良醫健康網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M.aspx?id=ARTL003005491 "因耳道皮膚薄,如果經常用手指或棉花棒掏耳朵、或是做過度的清潔,就容易弄破耳道的皮膚造成外耳道感染。「耳癢,絕對不是一個很嚴重的症狀。」一般其實不用掏,掏的話反而越掏越癢,而且越清耳道皮膚越薄。如果真的癢起來,還是建議諮詢耳鼻喉科幫忙,再透過點藥、抹藥,或是把霉菌清乾淨、把耳垢吸出來,也較不會傷到耳朵。 日本耳鼻喉科醫生木村百合香表示,挖耳朵挖過度,可能會導致「發癢物質」分泌,讓外耳道產生濕疹,嚴重會導致外耳道癌。"

You May Also Like

0 意見